十个清华学堂班,等你来!
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
其“领跑者”的理念也已被大家广泛认可,
成为教育部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基本理念。
2021年
随着清华学堂量子信息班
以及清华学堂哲学班的加入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队伍
已经扩大到了10个!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熠熠生辉的十个学堂班
总体目标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有学科潜质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最优秀学生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努力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思想家队伍,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学术人才,促进基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领跑者”理念
“学堂计划”的核心理念是,将进入“学堂计划”的学生定位为“领跑者”,让优秀的学生领跑,让所有的学生优秀。既要在“跑”中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追求,又要在“领”中表现出厚德载物的使命和责任;学生们始终要以“领跑者”的标准践行“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育人目标,更加认识到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加强使命驱动的意识,追求在学术上的卓越发展。
学堂计划入选学生应牢记:不是光环,是使命;不是荣誉,是责任;不是娇宠,是磨练;不是圈养,是放飞;不是孤傲,是引领。鼓励学生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领跑者,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
“学堂计划”通过高水平师长的濡染示范、优秀人才和同辈学生的从游效应,不仅吸引更多有潜质的优秀学生加入“学堂计划”并以崇尚科学追求学术为人生理想,更是辐射全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
开放式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
“学堂计划”希望招收“有兴趣、有天赋、肯投入”,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最优秀的学生。按照“少而精”的原则,除了通过高考统招选拔外,入校后还可开放式动态进出、自由选择,不拘一格吸纳选拔优秀学生。
首席教授负责制
聘请学术领域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学者担任首席教授。首席教授负责制定培养方案,组织协调项目实施。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获得者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训,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院长时松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国际资深学者、曹禺戏剧奖获得者颜海平、文科资深教授万俊人分别担任各班首席教授。
因材施教,国际化培养
针对学生特长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各学科设置核心课程体系,聘请国内外优秀授课教师,力求小班化和多样化。将清华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之一“清华学堂”作为“学堂计划”实施的专门物理空间,设置各班专用教室、报告厅、讨论室、展示厅,建立学习者“社区”和科学研究“乐园”。
国际化培养,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术自信,激励挑战精神。通过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暑期学校、实验室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短期考察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选派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
“学堂计划”鼓励多样化实践,充分尊重学科特点、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调动了院系和教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院系多样化的措施和选择,参与计划的学科呈现出模式各异、百花齐放的势态——
清华学堂数学班
首席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获得者丘成桐
清华学堂数学班选拔立志以数学事业为终生职业并且数学天分较高的学生,使他们受到良好的训练,创造机会使他们在数学主流方向跟随国际数学大师学习工作,迅速成长。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学习特点及其个性和特长协助找到合适的指导教师,指导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教师均为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所中活跃在科研前沿的学者。
数学学堂班和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学生在北京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清华学堂叶企孙物理班
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
清华学堂叶企孙物理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物理学家和学术大师。注重考察学生的科学追求、物理认识、思维逻辑、意志心理等,着重培育学生的学术志向、兴趣、品味、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保护学生个性发展、个人素质成长,学生自主举办学术沙龙、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自主选择学术导师。设立励志导师、励学导师、聘请seminar导师对学生分阶段、个性化指导。
物理班实践基地
清华学堂化学班
首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训
清华学堂化学班旨在培养对化学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基础理论扎实、富有科研创新能力、具有批判思维和国际视野,并立志献身化学科学发展的杰出人才。精心设计开设加强前沿、交叉学科的“超分子化学”等系列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学术研究活动,设立“创新研究计划”,开设探索性实验课程。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交流,邀请国内外化学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教授做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研讨班、学术会议以及其它交流活动。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ean Marie Lehn 参加化学学堂班活动
清华学堂生命科学班
首席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院长时松海
清华学堂生命科学班致力于培养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杰出研究人才。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术兴趣和志向,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社会交往、心理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培养方案。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和国际接轨,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能力训练。学生从大二起进入课题研究实验室,感受学术研究气氛,和导师共同制定独立研究课题,撰写英文研究计划,定期交流研究进展。
清华学堂钱学森力学班(点击查看选拔方案)
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
清华学堂钱学森力学班旨在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教育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健全人格、领导力和突出创新研究和发明能力的人才。通过与机械、电子、环境等十个院系的联合培养,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有热情和擅长的发展方向,并鼓励他们朝自己选择的方向倾情投入。对学生采取合理分流与协同培养,落实导师制,坚持本硕贯通培养,实行课程方案模块化和小班授课,实施多维度评价体系,提供奖学金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
钱班ORIC项目:喷墨打印机的“咖啡杯”效应研究
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点击查看选拔方案)
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
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创办,旨在培养领跑国际的计算机科学与物理学、数学、生命科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学科交叉拔尖创新人才。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设置阶梯式培养环节,前两年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实施多方向的专业教育,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精心设置全英文专业课程25门,覆盖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从大一开始实行导师制,聘请诸多国际一流专家走进姚班课堂教学第一线,并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下开展科研实践。
姚先生给优秀毕业生颁奖
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点击查看选拔方案)
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
“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简称“智班”)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于2019年创办,旨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领跑国际的拔尖科研创新人才。智班的创立,充分依托了清华交叉信息院在人工智能师资力量与学科建设上的积累。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着非常广阔的基础,涵盖了数学、计算机、神经科学、脑科学与心理学等多个相关学科。智班广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工智能基础,并使得学生有机会参与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及其与不同学科的深层交叉合作,作出创新成果;并在助力各学科发展的同时,深化对人工智能前沿的理解并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清华学堂量子信息班(点击查看选拔方案)
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
“清华学堂量子信息班”(简称“量信班”)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于2021年创办。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院长姚期智院士担纲量信班首席教授。量子信息是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有着比单一学科领域更广的基础知识需求,依赖于多学科的交汇融通,其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区别,因此必须进行体系化、专门化培养。量子信息班基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坚实的量子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实力,结合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人工智能班在人才培养和班级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致力于培养国际顶尖的量子信息领域人才。
清华“量子信息班”于5月24日成立,由姚期智担任首席教授
清华学堂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
首席教授: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国际资深学者、曹禺戏剧奖获得者颜海平
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旨在选拔和培养潜心学习和研究世界文学和文化、志在继承清华大学中外兼容古今会通之学术传统、能够驾驭和超越语言交流层面、在跨文化研究、世界不同区域的文史研究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端人才。基于扎实的中英双语语言基本功,注重文史哲和社会科学的中英文经典原著的细读和研读,坚持小班精讲专授,培养辨析性阅读和思维能力和多文类的写作能力,从大一开始配备世文教授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一、二年级完成经典阅读和写作训练,三年级赴英美一流大学进修,归国后在专业导师指导下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参与高层次的国际交流,深化强化双语暨多语对话交流的实践能力。
清华学堂哲学班
首席教授:文科资深教授万俊人
“清华学堂哲学班”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格局、人类情怀和原创思想力的哲学家。在人格上培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知识结构上力求其“古今中西”与“理论哲学-实践哲学”的完备性,并突出哲学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的交叉性和前沿性,使学生真正具备在哲学或其他基础学科进一步深造、从而做出创造性成就的能力。
往期精彩
校长邱勇在202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坚守人生底色,绘就壮美画图
校友代表夏德明在202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 坚持成就梦想,细节决定成功
排版 | 赵佳
为了认清通往清华的路
快把清华招生
设为星标吧
↓ ↓ ↓